早上8點多老公邀我到澄清湖騎卡打車,忽然腦海裡閃過「霧台」這兩個字,於是脫口而出:「我們到霧台走走吧﹗」於是就這麼成行啦﹗

約9點上了高速公路由國1→國10→國3→下長治交流道→往三地門→霧台阿禮
大約在台24縣30公里處有座派出所。

要進入霧台,必須在派出所前的山友服務站,辦理入山登記。〈要記得帶證件喔﹗〉
山友服務站也是鐵馬驛站,可在此加水、打氣……

由此進入所謂的霧台公路,為霧台對外交通的唯一孔道。
在服務站有了驚豔的巧遇,在柱子上發現這隻美麗的天庂蠶蛾。
PS:阿里山的受鎮宮在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玄天上帝誕辰日前後,宮內玄天上帝的神象上,常群聚大形天庂蠶蛾。
4月初到布洛灣在山月邨也曾遇見牠

霧台公路彎曲綿長,沿線山澗激流湍急,地勢奇峻,景觀十分悅目。
一路上有多處的因去年大雨所造成山崩,而使道路損壞,正在重建中。

遇上工程車時,得小心翼翼的通過,以免愛車受傷。


這是進入霧台鄉的大門,從遠遠的地方就可看見用以魯凱族傳統的人形塑像所建造的歡賓門。
美麗壯觀的大門,雕飾著百步蛇、陶壺、連杯,搭配高大的人形木雕,展現出魯凱族的原始風情。

伊拉部落是進入屏東縣霧台鄉的第一個部落,也是魯凱族歡迎旅人的第一聲招呼。
左側的綠色建築物是化妝間,從旁邊的階梯可進入伊拉部落。

伊拉部落是座小而寧靜的小村莊,教堂是純樸原住民的心靈堡壘。

一間屬於現代化的建築,外牆有魯凱族文化圖騰的裝飾。

屋頂上的魯凱族人型圖騰,是在其他部落沒有看過的,屬於創意作品。

離開伊拉部落,繼續沿著蜿蜒的山路前進,進入神山部落的尾端路旁,有塊大石雕上有朵大百合,標示著「天主堂」、「再現50基督」,不妨停下腳步來進入參觀。

神山社區的天主堂。
當初著手教堂的改建計畫,是由全體信徒們以最虔敬的心情策劃,並親手搭建,以最具魯凱特色的石板建成教堂。

咦~教堂內怎麼有這麼多排列整齊的原住民呢?

喔~原來是排列著木雕的人形座椅,在神聖的氛圍下,還帶點趣味令人莞爾。

為什麼每個木雕人形都向右看?大家來集思廣益想想看吧﹗

木雕人椅後面還背著袋,裡頭裝著給後座人用的聖經,教堂內的擺設也極具魯凱族的風情。

教堂內的大門上方還有個大蜂巢,不知是否有蜜蜂駐守在那裡。

教堂外還有座活動場地,牆上的雕飾表達出信仰與魯凱文化融合在一起。

離開神山教堂繼續往前行,在路旁有間特殊的石板屋,屋頂上有三個人物雕像。

男的喝酒、抽煙,女的縫補衣物,這大概是代表魯凱族的人們在閒暇之餘的生活形態吧﹗

抵達霧台部落在街上看到一個眼熟的招牌「歸城沙人」這不是名歌手施孝榮的歌嗎?原來這家店是施孝榮的弟弟開的,我們捧了場買了石板香腸味道還好〈不是山豬肉的啦〉。
我們從對面的石階順階而上,因只顧著吃忘了拍石階的那面大牆。

魯凱文物館是霧台部落最顯眼的一棟建築,外部圍牆則全是魯凱族文化圖騰;岩板上拼貼著魯凱族人們充滿活力跳舞的圖案。
因為8年前已進入參觀,所以就沒再購票參觀了,裡面都是陳列著魯凱文物。

魯凱文物館旁就是霧台國小,大門柱子上的浮雕充份表達了魯凱文化。

霧台國小的建築已重建過與8年前不同,因為是上課時間不想打擾小朋友上課,所以沿著大門內左側的石階而上。

石階旁的矮牆上有著一個個的石壺,沿著石壺走可到著名的岩板巷 。

【岩板巷 】
來到霧台,千萬不可錯過處處都可見屬於魯凱族精美的工藝的岩板巷,它以石板為底,陶壺為指引的標記,有著魯凱的傳說和精神。

屋簷、外牆、欄杆、雕像……,這些傳統的圖騰和 雕塑工藝,可說是三步一圖 ,五步一像。

來到此已是正午,老公說他又饑又渴,於是就停腳歇息。

這裡的咖啡豆是他們自家種的,叫霧台咖啡也販售咖啡豆。

除了咖啡外,還有屬於原住民的特產,如樹豆、小米、花生、小米酒……

桌上的都是戰利品:樹豆100元、小米100元、花生50元、愛玉一碗30元
我們點了咖啡和桑葚口味的愛玉,口感不錯,只是蜜的桑葚果有點甜,吃完只剩剩下桑葚果,結果熱心的小姐又為我們免費加上滿滿的愛玉,真是貼心ㄋㄟ~

咖啡店的隔壁是獵人的家,門前豎立著凱旋歸來的獵人雕像。

屋簷還將所獵獲的戰利品---山豬的牙作為裝飾呢﹗

【杜巴男藝術館】
杜巴男是霧台鄉的傳奇性人物也是國寶級的藝術家,他已經七十多歲,住在位於岩板巷的石板屋內。

【打鐵屋】
長刀是魯凱的護身工具,打獵時配有獵刀、工作時配有工作刀、結婚時更需要製作禮刀致贈女方,直到現在族人們仍舊是固守傳統地刀不離身。
當有刀具需求時,族人們會來找目前霧台鄉碩果僅存的刀匠藝師--盧雅大,他是英勇的魯凱獵人,豐富的用刀經驗使其成為一名優秀的製刀者,全心全意約為製作出精良銳利、美觀細緻的各式刀具而努力。
八十幾歲的盧雅大身體十分硬朗,對製刀水準的要求也不曾鬆散過,一般來說,打造一把完美的魯凱配刀需要二個月的時間-包括刀身刀背的精鋼利磨,刀柄刀銷的圖騰細雕。
位於家屋前的打鐵小屋總是能看到盧雅大專注的身影,持續約為供給族人們沿續魯凱傳統文化的養份、自信的努力著。

沿路目不暇給的石板屋、雕像可不是博物館內的收藏,一點一滴全訴說著魯凱族人的日常生活點滴。

慶典用的轎子

步道從魯凱文物館後側隨地形逐漸爬升,行經霧台長老教會,繞過霧台國小上方,依百步蛇的行徑形成岩板巷。
步道的各個通道巷口地面上有以紅、黃、白、黑等顏色彩繪的百步蛇菱形圖案,用來象徵替代路口之斑馬線。
家家戶戶的頂都有一躲「鐵」百合〈紅箭頭所指處〉---它是是小耳朵。

小巷弄的石階是岩版巷內的捷徑道路

以爬藤植物為材,為家掛上十字架,充分表達屋主的信養。

【霧台基督教會】是座揉合魯凱及西方特色的美麗教會

教會頂端十架旁置放兩座吹著號角歡迎救主耶穌再臨的純白天使。

教會前階梯兩側雕刻族人合力搬運木頭的石雕像,每座石雕人物的表情都不一樣。

岩板巷裡有早期的石板屋

這間石版屋有著它獨特風格

看到這窗戶還真令人有點臉紅哩!

當您走在岩板巷看到用石板疊成的圍牆上有魯凱族射日兄弟和獵人打獵的水泥塑像,就表示您到了卡拉瓦石板屋。

庭院中有著精緻的巴冷公主嫁百步蛇王的造景,以及吊橋流水和用小片石板搭而成的迷你石板屋,樹下還有報戰功塑像,處處充滿濃濃的原住民風情。
這是杜巴男的二兒子杜再福的創作。

因為不是假日,所以有特色的餐飲店幾乎都不營業。
所以只好下山去囉~~~

鳥瞰三地門水門村的全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chiung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